声明:本文为原创作品,结合权威资料与个人见解撰写,感谢各位看官的支持,文末附有文献来源及截图,敬请查阅。
文丨白磷
编辑丨佚名
陈彼得,这位八九十年代乐坛的传奇人物,可谓“人气收割机”,要找他写歌的人排起了长队。明明才华横溢、颜值在线,却始终没能早早找到另一半,直到步入中老年才遇见了那个愿意相濡以沫的妻子。
婚后生活幸福美满,不过这位老婆相当“严厉”,有时让他觉得有点难适应……生活中谁没遇到坎坷?但苦中作乐才是生活的真谛,而陈彼得正是这样一个乐观的人,从未被生活击倒过。
展开剩余86%回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他被称为“救火队长”,意即谁火不起来找他写歌,他写谁就红。费玉清、徐小凤等大牌歌手都曾是他的客户,而他凭借一曲《阿里巴巴》本人也红极一时。
虽然是台湾艺人,但他其实出生在四川。因各种原因随父母辗转来到宝岛,那个时候没人知道,这个在酒吧为外国人献唱的帅小伙,竟然会说一口流利的四川话。
说到音乐,陈彼得其实曾让父母颇为头疼。父母希望他当机械工程师,甚至考进了不错的大学机械系,可他心中放不下对音乐的热爱。那个时代西方摇滚风靡,他痴迷不已,还和“陶吉吉”的父亲组过乐队,在酒吧驻唱。“彼得”这个名字也是那时为了方便与外国人交流而取的。
父母和多数家长一样,把未来交给孩子去选择,没过多干涉他的决定。于是他顺理成章走上音乐道路,成功也并非遥不可及,只要方向坚定,脚踏实地前行,陈彼得就是最佳范例。
生活中的他很普通,长时间单身,或许是缘分未到。直到中年才遇见了那位温柔体贴的钟女士,婚后育有一子,儿子还带了母亲的姓氏,可见他对妻子的爱深沉至极。
陈彼得患有三高,妻子对他的饮食相当苛刻,甜食一点都不让碰,怕他突发疾病。可一个在台湾长大的人,怎么能完全戒掉甜甜的水果呢?偶尔趁妻子不注意,他会偷偷从冰箱拿点吃,虽量少,却难逃“法眼”。妻子虽严厉,却懂得体谅,这也成了两人和谐相处的秘诀。
十几年前,他们搬到官洲生活,陈彼得开了家小餐馆,买菜做饭都亲力亲为,还常给老顾客送外卖,活力满满的“年轻”老人。
不过在2018年,他被诊断出三高,当时突然感到身体异常,说话含糊,肢体失控。幸好妻子悉心照料,他迅速振作,积极面对病情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曾长期与抑郁症抗争,反复发作,住院期间还享受过“特殊照顾”。
出院是他自己争取来的,医生要求三高指标正常才能允许出院,必须多运动。他坚持一个月大量锻炼,终于获批。回到成都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,他感到无比亲切,享受慢节奏生活,美食更是让他流连忘返。
这也成了他2019年前后创作大量诗歌和歌曲的灵感源泉。在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,人的心境自然多了几分感慨。
遗憾的是,前几天他离开了人世,终究还是“落叶归根”,离开时身处成都故乡。年长者多有归乡梦,人生一世,归处才是最终的归宿。
不久前,他的儿子在社交平台公开此事,满是对父亲的怀念与敬仰。外人难以体会其中的痛苦,唯有亲人懂得。
和陈彼得交往过的人很幸运,这位活泼的老顽童为生活带来不少乐趣。在成都家附近,朋友们常见两口子散步,大家评价他谦逊懂礼,是个十足的好老头。
这也证明了文化素养的重要,读书不仅提升气质,也影响个人修养,当然也有例外,凡事莫以偏概全。
他的好朋友张双利也发文悼念,二人曾共舞台演唱《一路生花》。尽管张双利最近忙得不可开交,仍抽空写下深情悼念,足见两人友情深厚。
张双利还需录制节目,6月18日刚在社交平台宣传新作。尽管他前半生历经坎坷,但活得清醒,晚年安稳。
一路走好,永远的“华语音乐教父”陈彼得!
你对这位传奇人物有什么感想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,喜欢文章记得点赞关注,我们下期再见。
[免责声明] 文章内容时间、过程及图片均来源网络,旨在传播正能量,无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,请观众理性观看,勿人身攻击或主观臆断。若内容真实性存疑或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删除。
信息来源:
百度百科:陈彼得
新浪网:《他捧红费玉清,参加
央广网新闻:《面对面领唱
新民网:《陈彼得:74岁“华语音乐教父”做“学员”,活到老唱到老》
人民网娱乐:《74岁台湾乐坛传奇亮相
发布于:山东省凯丰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